杏花樓介紹
杏花樓月餅必用海門的特級大紅袍,蓮蕓一律用湖南通心湘蓮,椰蓉來自海南的特級椰絲,五仁中的欖仁來自廣東西山,杏仁來自新疆北山,核桃則用云南頭籮核桃,其用料十分考究。精細的制作工藝,是杏花樓月餅成功的最大奧秘。
新聞資訊
中秋節文化
聯系我們
團購電話:021-59555302
QQ客服: ( 258301013)
杏花樓饅頭介紹
杏花樓的10萬只“放心饅頭”第一天出籠,投放市場,被一搶而空。市民買得放心,吃得放心。這乃在情理之中。上海人是精明的。他們都明白,杏花樓做饅頭,是上海市政府的指令性的行動。50天的試驗,8個環節把控, 5個部門嚴管,肯定價廉物美。還可以用杏花樓現金券購買.
但是,有市場意識的消費者問:一個饅頭賣一元多錢,再加上華麗包裝,杏花樓饅頭能賺錢嗎?這樣的擔心是有道理的。企業現在是靠市場經濟吃飯,一個生產“放心饅頭”的企業,想生存發展,總要有利可圖才是。千做萬做,虧本生意不做。君不見,許多深受患者歡迎的廉價經典藥,如青霉素等,由于利潤太少,藥廠現已不再生產。杏花樓方面的市場分析表明,當饅頭達到日產20萬只的規模時,企業方可實現微利。
但是,杏花樓饅頭獲得微利的一個前提,是超市要降低進入的門檻。當杏花樓食品有限公司被市領導“點將”生產“放心饅頭”時,廠長周成偉表示,投資不是問題、生產也不是問題,但如何與超市對接是個問題。“超市我斗不過他們,我不敢去。”周成偉解釋說,饅頭是微利產品,超市的“高門檻”讓高莊饅頭這樣的微利產品望而卻步。幸而杏花樓的饅頭由市政府指定生產,在進入超市這一環節時暢通無阻。杏花樓饅頭的品牌打出來了,生產20萬個饅頭也只是個時間問題,獲得微利也是可望而能及的。
杏花樓是幸運的,因為有市政府的支持,超市的門檻放低了,廠長的臉上露出了笑容。但是,杏花樓的饅頭好是好,數量還是太少。對有兩千多萬人口的上海來說,一天投放20萬個饅頭,依然是滄海一粟。我們需要更多“放心饅頭”上市。據悉,上海已有16家饅頭企業都在行動。這里,就不能不提及多福多饅頭。
上海的多福多食品公司也是做高莊饅頭的。這家公司和生產“染色饅頭”商盛祿食品公司同在一條南大路上,廠區衛生狀況和生產設備和商盛祿食品公司相比,卻有天壤之別。據質監部門現場檢查,看到該廠的饅頭生產流水線為全程自動,每個環節都很到位,但是,這家企業一直在虧損。多福多公司的設計產能為日產饅頭30萬個。因受“問題饅頭”事件影響,今年3月才投產的多福多饅頭被迫從超市撤退,日產量已從4月份的每天5萬個“二次探底”至5000個左右。多福多公司總經理陳忠頗為無奈。“盡管如此,我們還是堅持走主食產業化的道路。”陳忠表示,目前,該公司新購置了面條流水線,將于下月生產鮮切面爭取進入主渠道銷售。
為了能讓市民吃到更多的放心饅頭,還是需要通過市場化的規律來運作,需要通過市政府的有關部門來調節。不對于生產廠家而言,首先要有社會責任感,要把群眾的需要放在首位,但也不能無利可圖。計成本的生產投入,暫時是可行的,畢竟不是長遠之計。因此,市政府對于像生產“布衣”食品的多福多食品公司這樣的廠家,應當像對杏花樓公司一樣,給予政策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;超市、賣場等商業主渠道對待像多福多食品公司這樣的廠家,也要放低進入的門檻,至少使生產“布衣”食品的廠家不再虧損,使這家有日產30萬只饅頭能力的企業不再日產5000只饅頭,再好一點,幫助他們有微利可圖。
“在饅頭上跌倒,就要在饅頭上爬起來!”上海現在做到了這一點。上海如何管好一個饅頭的經驗,值得認真總結和發揚。唯有讓杏花樓饅頭出現強大的引領效應,價廉物美的“放心饅頭”才不會在上海的市場上曇花一現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inyanshebei.com/xinwen/0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