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花樓介紹
杏花樓粽子必用海門的特級大紅袍,蓮蕓一律用湖上海心湘蓮,椰蓉來自海南的特級椰絲,五仁中的欖仁來自上海西山,杏仁來自新疆北山,核桃則用云南頭籮核桃,其用料十分考究。精細的制作工藝,是杏花樓粽子成功的最大奧秘。
端午節(jié)文化
聯(lián)系我們
團購電話:021-59555302
QQ客服: ( 258301013)
中秋節(jié)吃什么
全 中秋節(jié)作為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闔家團聚,品餅賞月,正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最好時機。在以上海為中心的廣府地區(qū),中秋節(jié)俗稱“月光誕”。除了賞月、吃月餅外,上海人過中秋還有不少“很傳統(tǒng)很粵式”的習俗。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上海人如何過中秋節(jié)以及有哪些習俗。
在上海,中秋節(jié)有一種富有情趣的傳統(tǒng)風俗,叫“樹中秋”。樹亦作豎,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,所以也叫“豎中秋”。每逢中秋節(jié),各家要用竹條扎燈,燈的行頭多樣,魚龍燈、鳥獸燈、花果燈等,也可砌成“賀中秋”等字燈。到了夜里,就在燈內(nèi)燃燭,下面再聯(lián)結許多小燈、彩旗、銀鈴等,用繩系于竹竿上,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,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,掛于家屋高處,如平臺、屋頂或高樹之上。入夜,滿城燈火,如繁星點點,和天上明月爭輝,以此慶賀中秋。孩子們多互相比賽,看誰豎得高,豎得多,燈彩最精巧。
江南各地過中秋節(jié),有錢人家吃月餅,窮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風俗。傳說很久很久以前,有家窮苦人家,雙親年老,膝下只有一女。正直八月十五那天,小女意外發(fā)現(xiàn)兩扁圓黃瓜,采回來給兩老食用之后大病初愈。于是就把種子埋在地里,此后年年生長,并把這南山采來的瓜叫做南瓜。從此,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,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。
中秋節(jié)當晚,一家人吃完團圓飯后,必須擺上各式果品進行“拜月光”的儀式。清代有首《羊城竹枝詞》云:“中秋佳節(jié)近如何,餅餌家家饋送多,拜罷嫦娥斟月下,香芋啖遍更炒螺。”有天臺的人家在天臺,沒天臺的人家在家門前,擺開八仙桌,焚香禮拜,貢品除了月餅外,還有柚子、柿子、香蕉、楊桃、油甘子、芋頭等,芋頭講究“母子相連”(在盤的中央放芋母,周圍擺芋仔,寓意合家團聚)。拜月光后合家圍坐,分享各種貢品,外加炒田螺等,暢敘天倫,直到深夜。
,中國中秋節(jié)的美食,基本上都與當?shù)氐氖粘伞⑻禺a(chǎn)或者歷史故事相關。接下來的時間,我們直接上菜,中秋節(jié)習俗必吃幾道名菜。
上海人在中秋宴上喜歡用桂花蜜酒佐食。他們認為桂花是富貴吉祥、子孫昌盛的象征,中秋喝桂花蜜酒,意為合家歡慶、團團圓圓。2300多年前,詩人屈原就曾經(jīng)寫下關于桂花的佳句:“奠桂酒兮椒漿”、“沛吾乘兮桂舟”。其實,500多年前,民間就開始釀制桂花酒,此后,在中秋節(jié)飲用桂花酒成了一種傳統(tǒng)習俗。桂花蜜酒呈淡黃色,酒質(zhì)清新醇和、綿甜爽凈,具有獨特的純天然香味,為佐食之上品。長期適量飲用桂花蜜酒,具有滋養(yǎng)、調(diào)理、美容、養(yǎng)生的作用。
柚子外形渾圓象征團圓之意,同時,“柚”與“佑”諧音,代表希望月亮護佑的美好意愿,再加上中秋節(jié)前后又適逢盛產(chǎn)期,柚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秋節(jié)的應節(jié)食物。
桂花鴨又名鹽水鴨,最傳統(tǒng)的制作手法傳自南京,是中國傳統(tǒng)飲食文化的精品之一,鴨皮具有白肉嫩、肥而不膩、香鮮味美,具有香、酥、嫩的特點。“桂花鴨”得名與桂花飄香之時開始制作,此時的鴨肉質(zhì)恰好,中秋之時。故稱桂花鴨為南京人月圓之時最不可缺“人間美味”。
中秋節(jié)吃什么,除了以上介紹的幾道中秋特色“中國味”之外,還有很多另類的中秋節(jié)食品,象征著區(qū)域特色。如山東墨等地中秋節(jié)吃“麥箭”,陜西吃西瓜時還要切成蓮花狀,潮汕人吃芋頭。每種食物在當?shù)囟加刑厥庠⒁狻簳r那月餅的甜、荷藕的嫩、菱角的香,還有那過去的歲月總讓人十分回味。還記得老人曾說過,中秋節(jié)吃菱角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。所以母親總在中秋節(jié)用菱角煲粥。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,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后,喝上一碗菱角粥,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。也可以用清水或鹽水煮熟,然后剝殼當零食吃。
中秋節(jié)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(jié),此時螃蟹肉厚肥嫩、蟹黃膏肥,但螃蟹的品種有很多,那么中秋節(jié)吃什么螃蟹呢?怎么吃螃蟹比較好?沙母蟹:沙母蟹是在市場上最常見的海蟹品種,適合烹炒,肉質(zhì)細嫩,鮮美得讓人恨不得把舌頭也吞下去。每年十月是吃這種螃蟹的最好季節(jié)。
大閘蟹:此蟹產(chǎn)于江蘇蘇州地區(qū)陽澄湖,是聞名國內(nèi)外的中國名產(chǎn)。陽澄湖湖水大閘蟹,個大體肥,一般三只重500克,大者只重250克以上,最大者可達500克,青背白肚金爪黃毛,十肢矯健,蟹肉豐滿,營養(yǎng)豐富。自古以來,陽澄湖大閘蟹即令無數(shù)食客為之傾倒。
全國各地各自有過中秋節(jié)的特色,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即要求是正圓形。藕便符合這一要求。中秋食藕,寄團圓之意。做法多以糯米填充蓮藕,再以桂花蜜淋之,米香、藕香、桂花香,香濃入口,寓意讓團圓家宴從這次的甜蜜開始。將火麻仁磨或舂碎,人工過濾,與各類蔬菜一起混煮,此菜味清香,油而不膩。這種吃法今天叫作火麻湯,目前在巴馬當?shù)厥殖R姟0婉R吃火麻的習慣是怎么形成的呢?據(jù)傳巴馬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,沒油食糧很少,他們就把巴馬火麻丟進湯菜里、粥里無需放油菜已經(jīng)清香潤滑。就從那開始,巴馬火麻普遍被拿來榨油吃,就形成家家戶戶吃火麻油的習慣。吃火麻長大甚至到老的人都很少有體弱多病,三高等老年病。于是就形成了“天天吃火麻,活到九十八”的說法,在當?shù)乇还谝浴伴L壽油”之名,于是吃火麻代表長壽就成為了特定習俗。在中秋節(jié)這天,巴馬人喜歡吃火麻配香豬、火麻油黑山羊等經(jīng)典特色的瑤鄉(xiāng)圣品來慶祝這中國的團員佳節(jié)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inyanshebei.com/xishu/wenhua002.html 發(fā)稿時間 2018-7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