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花樓介紹
杏花樓粽子必用海門的特級大紅袍,蓮蕓一律用湖上海心湘蓮,椰蓉來自海南的特級椰絲,五仁中的欖仁來自上海西山,杏仁來自新疆北山,核桃則用云南頭籮核桃,其用料十分考究。精細的制作工藝,是杏花樓粽子成功的最大奧秘。
端午節文化
聯系我們
團購電話:021-59555302
QQ客服: ( 258301013)
杏花樓月餅
要抓住一個人的心,先抓住他的胃。一座城市要讓人印象深刻,美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途徑,而要了解上海的味道,不妨先從“吃遍”杏花樓的老字號美食開始。
杏花樓月餅制作工藝被評為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珍貴遺產,杏花樓決定將凝結了幾代人心血的“秘制配方”和16道月餅制作工序中的獨到工藝,藏進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保險箱,使它成為杏花樓獨家擁有并可以世代相傳的知識產權。
杏花樓集團旗下的眾多老字號品牌能夠傳承至今,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企業的產品和特色,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。”陳喆說,“八項規定實施以來,餐飲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大眾化消費成為了市場的主流,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老字號餐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。作為老字號餐飲企業,我們相信只要把企業產品做得更加有特色,文化更濃郁,價格更親民,服務更溫馨,環境更整潔,我們的老字號餐飲就一定能步入發展的‘快車道’。”
經過幾代人近百年的積累,杏花樓月餅的獨特配方自然是個秘密。1997年7月9日,杏花樓將70余年歷史的月餅工藝配方,放到了浦東發展銀行的銀行保險箱里。這套珍貴的配方資料,涉及獨特的月餅配方工藝109個,并融合了杏花樓幾代人的心血和經驗。當然,杏花樓月餅制作的工藝也在2007年被評為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如今,杏花樓玫瑰豆沙月餅已有第四代傳人徐惠耀和第五代傳人沈全華。
早在1928年,杏花樓人就開始試制月餅,漸漸形成了杏花樓月餅所具有的外形美觀、色澤金黃、軟糯潤滑、口味純正、香甜適口的出眾特色。凝聚幾代人的智慧和心血,光涉及秘制的月餅配方工藝就達109個。杏花樓將廣式月餅制作工藝和配方收集整理后,在企業、銀行、公證處的三方代表監督下,藏進了浦東發展銀行的保險箱,使它成為杏花樓獨家擁有可以世代相傳的知識產權。
杏花樓集團的前身是黃浦區第二飲食公司。2000年,杏花樓集團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要求,通過引進社會資本、自然人持股、企業經營者群體持股等方式,組成了多元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。
“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,對于杏花樓集團來說,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來自于互聯網的影響。”沈一峰說,“我們杏花樓的蛋黃肉松青團由于口感創新,贏得年輕消費者的認可,一舉成了‘網紅’;而個別老字號也因服務質量的欠缺,通過網絡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。從餐飲角度來講,大的是一桌酒席,小的是一元一個的饅頭,但無論是哪種形式,對于品質的要求是不能降低的。現在我們集團要求各家企業密切關注互聯網上的信息,特別是像一些點評類的網站,要時刻了解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。”
“現在網上關于日本美食的微信非常火,特別是推崇其中的工匠精神,其實在我們集團的餐飲和食品的品牌中,也不乏這樣的工匠精神。”杏花樓集團副總經理沈一峰說,“就拿月餅來說,杏花樓和新雅以及功德林的月餅生產沒有摒棄傳統的手工技藝,流水線上的配方都經過嚴格控制,最經典的月餅還是沿用手工生產模式,因為我們覺得手工技藝傳承是老字號的根本特點。”
杏花樓早已開始采用流水線生產月餅,這條流水線完全按照杏花樓16道傳統工藝量身打造,從和面開始到出爐成品,各類配比分毫不差,嚴密的流水線操作,月餅的風味一如既往。從過去的作坊式、前店后工場,發展到如今的工廠化、機械化、自動化流水線生產,杏花樓小心翼翼地平衡著傳統工藝與技術進步的關系。
走進杏花樓智能型的現代化食品廠,全封閉的生產車間,采用隔音、散熱、防震的新穎建材,鋪設了世界最先進的電腦自動化程控食品生產流水線,設置電腦彩屏監控器,使食品加工流程清楚顯現,從月餅摘餡、包餡到成形、烘焙,一次完成。其特有的16道工序、8個關鍵控制點,實現了與現代化加工技術的完美組合。嚴密精確度流程設置和電腦監控,進一步穩定了產品質量,提高了產品的安全系數。不過現在大家對食品衛生都有顆忐忑的心,杏花樓順勢加大了食品自檢、自測、自律和自控能力,建成了一個在國內檢測水平一流的杏花樓食品檢測中心。
“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,就要在食品安全上做得更精心。”杏花樓總經理楊培民的這句話,從一個側面,詮釋了杏花樓月餅屢創商業奇跡的奧秘所在。
杏花樓月餅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令人矚目的“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”行列中,“杏花樓廣式月餅制作技藝”光彩閃亮!他們的精湛技藝,不僅是杏花樓的無形資產,更是杏花樓月餅消費者的莫大口福,同時也是屬于值得傳承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inyanshebei.com/xishu/wenhua005.html 發稿時間 2018-8-2